澳客

咨询热线:024-9325036

首页 > 新闻动态

从“观赛”到“参赛”:民间赛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
发布时间: 2025-10-08

“加油,加油,顶住!”村民们用着方言叫喊的加油口号在排球场上此起彼伏,暮色刚染黄村头的老榕树,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各村(社区)文化广场的排球场上就炸开了锅。能村村民吴姐攥着矿泉水瓶,嗓子喊得发哑。和上个月只敢蹲在人群后拍视频不同,现在她不仅是“铁杆啦啦队”,中场休息时还会拉着姐妹们凑够人数打一场“女子友谊赛”。

谁能想到,这些多年前只有老人晒谷、孩子追闹的空地,如今成了全镇最热闹的“战场”。没有专业球衣,村民就穿上T恤或赤着膀子,没有标准球网,就用竹竿绑上尼龙绳照样开赛。只要哨声一响,白天扛过锄头的肩膀就能稳稳垫球,握过农具的双手就能精准传球,跃起扣杀时带起的风里,都裹着农忙后卸去疲惫的鲜活劲儿。

“以前干完活就窝在家里刷手机,邻里见了面都没话说。”徐哥抹了把汗,指着场上正救球的男人笑,“你看那是我的邻居老李,以前天天泡牌桌,现在天一黑就来打球。”前段时间的“信用社杯”排球赛虽已落幕一个月,可“主客场”的瘾还没过去。石村村民自发带着自家大棚种的甜瓜来彬畔村“挑战”,彬畔村则搬出高标基地的红薯当成“助威礼”,赛前一起清洁场地、赛中互相喊加油、赛后围着复盘战术,20多场比赛下来,各村(社区)的“陌生人”成了亲密的“球友家人”。

每当傍晚时分,夕阳把村民群众的影子拉得老长,拍球声、笑声、广场舞的旋律搅在一起,成了营盘镇最动听的夜曲。各村(社区)曾经冷清的文化广场、球场、晒场,如今成了村民议事、健身、唠嗑的“主阵地”。排球、篮球、乒乓球等球类的拍动,不仅拍走了村民的无聊时光,更拍出了乡村的凝聚力,把“团结拼劲”拍进了每个人心里,也拍出了乡村振兴最鲜活的模样。

来源:银海区委宣传部

inews